辽鲁U21联赛收官战这一场,原本大家以为就是例行公事,没想到最后变成了年度大戏,比赛还没打完,场面就已经乱成一锅粥,二十来号人冲上来不是对喷就是肢体对抗,最后直接导致比赛腰斩,你说巧不巧,这种大规模群殴还真不是天天能见的场面,中国篮球圈最近几年都没这么炸过,结果一纸处罚下来,四个年轻球员直接被篮协“判了死刑——三年禁赛,外加丧失下赛季U21资格,还有十几个球员和主教练、领队一块吃了个八场的“套餐,这操作到底是杀鸡儆猴还是一刀切,球迷圈子里吵得挺凶,但大家都明白,这事没那么简单
先说说现场,开场没几分钟,气氛就已经剑拔弩张,辽宁和山东这两家俱乐部本身历史渊源就不少,场上对抗本就激烈,U21本来就是年轻人,脾气火爆点正常,但第三节那波冲突,完全超出了球迷能接受的极限,不夸张地说,像是CBA历史上那几次经典冲突的青春版,球员和教练都没能拉住队伍,反倒成了推波助澜的一方,你说是“青春气盛也行,但真到了群殴这种地步,规则和底线就被踩在脚下了,谁都知道,体育场上可以拼,可以有火气,但闹到这种程度,比赛就已经失控
篮协的处罚决定一出,网上直接炸了锅,黄秋实、张峻豪、袁帅、崔嘉航这四个名字一夜之间成了舆论焦点,三年禁赛,对一个U21球员来说,几乎等于是断送职业前途,尤其像黄秋实、张峻豪,本来下赛季就要随辽宁一队打CBA,这下直接被“封杀,辽宁球迷直呼心疼,新老交替本来就难,这波更是雪上加霜;山东这边袁帅、崔嘉航影响小点,毕竟暂时还没打上一队,但也都是俱乐部寄予厚望的新星,这种处罚到底是不是“狠过头,不少懂球帝都在讨论
问题来了,篮协是真的想杀一儆百,还是没法精准区分责任,只能一刀切,毕竟现场回放里,谁先动手、谁是被动还手,很难界定得那么清楚,处罚名单一出,主观色彩其实挺重,这就让人想起NBA历史上那些著名群殴,比如奥本山宫殿事件,联盟也是以重罚为主,根本不管你是挑事的还是被殃及池鱼的,先拉住风头要紧,舆论压力面前,篮协显然不想被说“纵容暴力,但这种处理方式,真的能解决问题吗
从场上表现来看,年轻球员情绪管理确实是大问题,辽宁和山东这批U21,本来技术能力没啥大短板,就是心理素质还差点火候,场上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就能点燃导火索,这次冲突,既有积怨也有即兴发挥,回头看录像,你会发现其实有不少人本来是想劝架,最后反倒被卷进去,主教练和领队也被罚八场,多少有点“替罪羊的味道,但话又说回来,管理层没把控住,责任总归是要背一点的
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冲突之后,网上球迷分成了两派,有人觉得篮协终于硬气了一回,严惩暴力才能立规矩,也有人说,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太不人性,毁了年轻人的未来,难不成中国篮球现在的问题是打得还不够狠,非得全员变成“老好人才行,争议越吵越大,其实也反映了整个联赛生态的尴尬,规则和人情,始终在拉扯
说到影响,辽宁男篮损失最大,新赛季本来计划培养新人,现在直接被砍掉两员大将,新老阵痛期变成了“骨折期,CBA备战节奏全被打乱,反观山东,虽然也有损失,但毕竟没到一队,短期影响有限,不过从长远看,这次事件对整个中国篮球青训是个警钟,谁都不希望这种事再来一遍,毕竟每一个被禁赛的名字背后,都是几年青春和一条职业路
回头看这次事件,其实不止是场上一时冲动那么简单,场下管理、赛风赛纪、舆论引导都在里面搅着,篮协这次选择重罚,既有立威的考量,也有甩锅的成分,说白了,想要真正杜绝场上暴力,靠几张罚单肯定不够,还是得从青训、管理、文化入手,别让年轻人一腔热血全砸到拳头上
最后一句话,球场是讲实力的地方,但底线和规则必须有人守,辽鲁U21这场闹剧,谁都没赢,只有教训是真实的,希望下次再见到这些名字,是在球场上拼技术、拼智慧,而不是靠一纸禁令刷存在感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