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头,体育圈最怕看到的,不是什么输球、爆冷或者裁判争议,而是那种一言不合就“对喷,甚至上手的场面——尤其是在青年赛事里,7月30日的那场山东U21和辽宁U21的收官战,偏偏就把这些糟心事儿全凑齐了,结果就是一场没打完的比赛、一地鸡毛的处罚和一堆前途被砸的年轻人,8月1日篮协的罚单一出,14人被罚,2个小伙子直接禁赛3年,10人吃了8场大停赛,山东这波人,真是亏到姥姥家了。
说实话,群殴这种事,谁都不想看到,可它偏偏发生在青年联赛,而且还不是几个人的小打小闹,第三节直接大面积冲突,比赛都打不下去了,被迫提前结束,这么多年看球,真不多见,这场面不光打破了球场氛围,也直接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,有些人热身赛刚露面,就被禁赛3年,这损失谁能补回来呢。
罚单里最扎眼的,无疑是袁帅和崔嘉航这两位,直接3年大封杀,和辽宁的黄秋实、张峻豪一样,成了这次风波的“带头大哥,你说打完架心里爽吗,未必,毕竟3年的青春就这么搭进去了,别忘了,袁帅可是被邱彪喊进过一线队的,今年夏天还打了热身赛,表现也不赖,原本新赛季大概率能留下来,结果直接凉了,邱彪恐怕也得苦笑:这不是省心,是彻底摆烂了。
不只是袁帅和崔嘉航,山东那边一共14人吃罚单,10人停赛8场,8个运动员、主帅鞠维松、领队姜国强无一幸免,大家都清楚,青年队的比赛场次本就有限,8场停赛说多不多,说少也不少,但对球员成长、选拔影响够呛,尤其是马延东、米建瑞、方宇航这仨,都是邱彪重点考察对象,刚被提上一线队,转身就遭禁赛,机会直接掐断,想想都觉得可惜。
问题来了,为什么会演变到这个地步,球迷们私下里都明白,青年队的情绪管理一向是老大难,很多小将打球拼是拼,可火气也大,场上互喷、对抗升级,哪怕裁判控场也未必压得住,这次偏偏赶上收官战,场面火药味本来就重,再加上前面可能就有点小摩擦,第三节直接爆雷,结果就是全员陪葬,这剧情,堪比NBA那些年著名的“奥本山宫殿事件,只不过人家打完还能混几年,这边直接3年起步,代价更惨。
有人问,处罚重不重,其实看过近几年篮协的风格——只要牵扯恶性事件,几乎都是“顶格处理,这次也不例外,一天之内就给出结果,速度够快,态度也很坚决,目的很简单:杀鸡儆猴,让后面的人收敛点,别想着侥幸混过去,只不过,这样的“铁腕政策,保护了联赛形象,可对球员个人来说,是真的一刀切,没啥回旋余地。
回头看邱彪这边,作为山东男篮主帅,本来新赛季就想从青年队挖几个潜力股,结果这波操作直接断了后路,袁帅本来是热门,现在禁赛3年,其他几位停8场,赛季前半段都用不上,想捞人都没得选,等于“摆烂到家了,好在山东还有另一支省青年队,王刚带队,邱彪也只能转头去那边淘宝了,可惜这批人能不能补上空缺,还真不好说。
其实球迷更关心的,是这些被禁的年轻人该怎么办,3年禁赛,职业路基本断了,8场停赛,状态和机会也难保,大家都说“青春无价,可现实就是这么冷酷,你一时冲动,三年白忙,想再来一次,可能连球鞋都穿不上了,谁还敢说“打赢了就值,说白了,场上逞一时之快,场下就是血亏到底,最伤的还是自己。
当然,篮协这么罚,舆论有赞有弹,有人觉得该杀杀火气,也有人心疼小将太年轻、没经验,毕竟国内青训环境一直强调“血性“拼劲,但怎么把控度,谁都没答案,这次山东青年队的教训,估计能让不少教练和球员都警醒:竞技体育不是打仗,赢了架不代表赢了未来,何况现在的CBA竞争这么激烈,“人没了,位置空了,可替补的也不少,没人会等你三年。
讲真,这事儿拖到今天,影响已经超出比赛本身,山东青年队这波损失,短期内没法补,邱彪要想给一线队补强,只能另寻他路,那些原本被看好的小将,命运也被彻底改写——有点像剧本杀里“高光一秒,接着直接出局,球迷再惋惜也没用,只能叹一句,青春易逝,别拿未来赌气。
此情此景,谁都想问一句,值吗,答案其实很简单:青春是拿来拼的,但不是用来“摆烂或者“对喷的,三年禁赛的背后,是一群人最好的时光被浪费,留给山东青训的,只有警醒和遗憾,至于邱彪,想选人怕是只能从头再来,谁让这锅自己人背了,你说巧不巧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